返回首页

神秘Q现身徐家汇书院3F!这就为你一一解开“谜团”

时间:2023-08-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美国推理小说家曼弗雷德·班宁顿·李(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1982)表兄弟二人使用的笔名。

  此次徐家汇书院推出的“来自侦探的挑战——埃勒里·奎因暨侦探小说珍品展”,以美国侦探小说家埃勒里·奎因及其作品为切入点,带领广大观众走进侦探小说的奇妙世界。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刘臻和韩东都是资深侦探小说迷,此次展出的170余册珍贵藏品,不但集中了他们两人多年的收藏,也包括了从全国乃至全世界藏友处征集来的众多珍品,有名家递藏,有奎因赠送亲友的签名本,有奎因本人曾经的藏品,还有存世量极少的版本,令侦探迷们大呼过瘾。

  《希腊棺材》可以说是奎因最广为人知的一本书,图书的封面设计辨识度极高,自此之后更是形成了独特的“国名系列”,衬底的扑克牌图案Q代表的正是奎因。

  评论家安东尼·布彻曾说:“埃勒里·奎因就是美国推理小说的同义词。”另外,奎因还有着多重身份,是重要的侦探小说收藏家、研究者和编辑。

  创办于1941年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一直延续出版至今,是侦探小说领域最专业、影响最大的杂志。

  令人倍觉惊喜的是,在徐家汇书院馆藏的《上海报》中,我们还可以翻阅到刊载于1936年9月1日的奎宁(奎因)小说连载!

  精美的封面也是侦探小说的一大看点,同时也是提高关注度的常见手法。此次展览上,很多早期版本的侦探小说封面,都格外赏心悦目。

  据策展人介绍,封面就相当于一本书的“颜值”,当年的读者走进书店,来到侦探小说书架前,在不认识作者的情况下,往往就会挑选封面最漂亮的那一本。

  已经成名的作者,有一定的财力基础,更会花大钱聘请名家绘制封面,谁不想自己的书多卖出去几本呢?比如阿加莎的很多书籍,封面都是邀请名家绘制的。

  随着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中国元素也开始出现在不少作品中,比如美国小说作家厄尔·德尔·比格斯笔下的华人警探陈查理。

  比格斯写了六本关于陈查理的小说,使得来自檀香山的陈查理成为西方流行文化中最着名的亚洲人角色之一,广受读者喜爱,后来还被拍成了影视剧。

  高罗佩《铁钉案》的封面,以中国红衬底,绿色的“狄公奇案”字样赫然显现,内页的印章设计还采用了“官帽”元素。

  迎娶了中国妻子的荷兰外交官高罗佩,十分热爱中国清代的公案小说,于是翻译了英译本《狄公案》(又名《武则天四大奇案》),在欧美掀起一阵中国侦探小说风潮。此后,高罗佩还以狄公案为灵感,创作了《铁钉案》《朝云观》等多部中国题材的侦探小说,深受读者欢迎。这些作品都可以在展览现场看到!

  上海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许多外国文学首先通过上海进入中国,随后藉由这座城市深厚的翻译出版底蕴,快速拓展中国读者群。侦探小说也是如此。

  1896年,由梁启超创办于上海的着名维新派报纸《时务报》,刊登了福尔摩斯故事,引起广大中国读者的高度关注。

  当时上海着名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随之出版了一系列侦探小说。这些珍贵的早期出版物,都被策展人汇集到了此次展览上。

  侦探小说在上海风靡一时,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作家,他们纷纷走上了创作侦探小说的道路,如刘半农、程小青、孙了红等。还有一大批文化人,也成了铁杆的侦探小说迷,如邵洵美、钱钟书等,使得侦探小说成为“海派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奎因作品,展览现场还有不少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等大名鼎鼎小说家的手稿真迹等展品。这些难得一见的初版本、珍罕本,让广大侦探小说爱好者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和领略原版书。

  约翰·狄克森·卡尔《时钟里的骷髅》,1948年英国初版。这本藏书内页,贴有一张卡尔与受赠人的合影,题签中提到受赠人参加了卡尔在上世纪50年代关于侦探小说写作的讲座。

  此次展览,策展人特别为大家设计了几个有趣的互动小游戏,如果对自己的推理能力有信心,不妨来现场一试身手!

  在展区旁的小桌子上,还有三款奎因展纪念印章,分别是丹奈、李以及初代奎因LOGO!看完展览记得来留言墙get印章并留下你们的手迹!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