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怎魔拔终例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时间:2024-01-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23年,平谷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完成9条配电线基,架设低压线公里,全面提升地区安全供电可靠性;为全区2.5万户燃气用户免费更换安全型配件;完成滨河、兴谷2个标段老化供热管线更新改造,提升乐园西等老旧小区供热质量;结合群众需求,聚焦通学、通勤、通行,新开通通学公交线条,优化调整公交线个,维护公交站牌及候车亭点位496处,不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出行。

  完成平程路(平瑞街-太后村)、平关路(谷丰路-昌金路和西峪水库-五里庙)等道路路灯安装;完成平东路3个路口老旧信号灯智能升级改造。

  府前街东段、府前西街、新平东路等11条路段全部竣工通车;完成新平东路、新平南路、北斜街、南门胡同、向阳南街等5条道路人行步道整修、无障碍设施建设;建成集餐饮、休闲、网红打卡等业态于一体的西寺渠精品美食街;完成后西路、齐王路等40公里乡村公路路面修复,乡村公路承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完成洳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已由国标一级A标准提高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的新建 B 标准。

  对8000个道路停车位、11000个路外停车位、16000余个居住停车位进行功能细化;采取限时长、限时段等方式,优化路侧停车功能,完成20条市政路段路侧改革;完成府前西街7号、奥特莱斯等4处临时停车场建设,新增200个规范停车位,采取社区认证方式,为光明西小区等老旧小区居民提供有偿共享车位;利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经营性备案停车场,向居民提供3000个有偿错时共享车位。

  建设31691平米小微绿地,铺设草籽地被14452平米,种植花卉8606平米,栽植灌木35585株、乔木977株;园路铺装2248.27平米,增加座椅、路灯、儿童娱乐设施和垃圾桶,为群众打造“推窗见绿、转角遇美”的美好生活空间。

  治理林荫家园、香墅湾、邑上原着、愉景公馆、龙凤鑫园、璟悦府、乐园西、梧桐浅山、万德福、汇景湾、棠乐等11个小区物业服务、业主委员会及业主大会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完成兴谷颐养、万德福、林荫南街、国泰、步行街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服务12个社区;配置便民商业网点约600个,一站式便民商业服务中心8个;建成万德福广场、国泰百货2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平谷南小区锅炉房盘活提升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中罗庄村养牛场改造建设苹东市集(平谷区)项目已于2023年10月试营业。

  将垃圾分类工程师与“微网格”相结合,实现城区36个社区、143个小区垃圾分类工程师制度全覆盖;严格执行“不分类不入桶、不分类不清运、不分类不进场处理”制度,累计劝返分类不合格垃圾桶1462桶,停运小区(村)455个次、社会单位624家次,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提升至86.40%。

  农业中关村学校前期手续加紧办理;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平谷中学加挂“北京市十一学校联盟学校成员校”校牌;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首师优字”项目;与飞象星球携手,搭建“飞象双师素质课堂”平台,全区24000余名小学生受益;借助首都师范大学资源打造“首师优字-墨香平谷”汉字识写课堂,助力平谷区“中国书法之乡”建设。

  大华山幼儿园综合改造17间教室、7个厕所,增设4个教学班,新增120个学位,有效补充区域百姓的幼儿入学需求;完成镇罗营小学操场改造,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平谷区2家机构以高质量、高标准、示范引领的服务水平,成功创建“北京市托育服务示范单位”。

  开展“寻味平谷”农家菜厨艺技能大赛,组织6000余人次参加民宿旅游、中餐烹饪、智慧助老等培训;发挥职业学校家校协同基地校作用,邀请专家聚焦当前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举办讲座14期,直播浏览量近8万人次。

  严格把控军训质量,定期进行国防、军事专题教育活动,对在军训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表彰;由驻区部队优秀官兵担任教官为166名有参军入伍意愿的学生开展为期2周的专项训练并进行体质检测,增强体质并激发了献身国防的情怀;举办7次平谷区青少年体育嘉年华活动,累计3000余人次参加;开展冰雪运动进课堂,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冰雪运动技能普及,累计普及850课时,3.4万余人次;在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开展“铁人三项”推广试点,不断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为青少年体育爱好者搭建沟通、交流、展示的平台。

  全区303个家庭医生团队进入3170个微网格,让群众随时随地能够有医可询;引导二三级医疗机构下基层参与基本医疗和家医签约服务,完成了16.1万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家庭医生知晓率达96%。

  在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设中医“失眠”“疼痛”等诊疗门诊、养老保健技术咨询室、中药鉴别服务岗。

  举办25场桃花大舞台演出活动;开展2023年“星火工程”“周末场演出计划”“百姓周末大舞台”基层公益性演出;开展961场线上线下阅读培训、文艺演出、诵读活动、讲座展览等活动,79万人次受益;举办“书香盈怀 悦读致远”平谷区诵读大赛及第八届京津冀诵读邀请赛,受众达3.6万余人;举办“舞动北京”“戏聚北京”两项区级赛事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举办第十五届“上元雅集”暨“全国书法名作品邀请展”,开展14场文艺“七进”主题实践演出活动。

  夏各庄镇和山东庄镇被授予“北京市体育特色乡镇”称号;完成城北湿地体育公园和琴湖体育公园建设项目,新建5处活动场所,新建或更新400件室外健身器材项目,补齐市民身边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创建“全龄”人群体育休闲场所,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为300名独居、高龄老年人安装呼叫器,为3100名已安装呼叫器的老年人家庭提供紧急救援、代购代买等养老服务;建设200张家庭照护床位,提高家庭照护水平;新建4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5个养老服务驿站,10个试点社区食堂,实现居家养老、互助养老、助残、就近看病、老年餐桌等服务功能全覆盖;完成1262户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

  依托银行网点、餐饮门店、快递站、连锁超市建设30家暖心驿站,解决了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喝水难、吃饭难、休憩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传递了工会“娘家人”的温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直播”区域全覆盖,开展“青耕平谷·团聚兴农”2023年平谷区电商直播技能培训,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直播带货技能,拓宽销售“云渠道”,培训辐射区域274个村,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

  依托“平谷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掌办大厅”推出“全程智能掌办”功能,实现医疗、保健、动物防疫、种子生产等5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掌上办理;在区政务服务中心配置2台自助办税设备,提供24小时全天候、非接触式自助办税服务,累计办理个税完税证明打印、发票验旧和申领发票等业务1000余笔,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保持和扩大大桃、蔬菜等农业保险范围,对有参保意愿的农户“愿保尽保”,完成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38万亩,参保农户近5万户次,实际承保险种23个;完成全区3万亩盛果期桃细菌性黑斑病防控工作,培训、指导果农在关键时期实行统一防治,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提升精品果率,促进果农增收。

  完成农村街坊路建设80.35万平米,改造户厕105座;完成刘家店镇北吉山村、万家庄村,镇罗营镇下营村,南独乐河镇张辛庄村、峰台村、刘家河村6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污水收集管线座,有效改善村貌和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对接10家市级学协会,争取21项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开展科技下乡农技指导68次,科学普及活动22场,服务农民3000余人次;主动对接59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智能楼宇、停车管理员、养老护理等职业工种培训4671人次,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式取得资格证1265人次。

  争取和用好壮大集体经济帮扶政策,通过多路径发展集体产业、盘活集体资产、规范集体经营,增加集体收入。85个已“消薄”村完成经营性收入10万元,持续巩固“消薄”成果。

  通过政策宣传、重点帮扶、公共就业服务等方式,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15205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共计200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5%。

  以食用农产品、常用药物、医疗器械等为重点,实现对33大类食品和8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全覆盖,全年抽检食品共5283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5%;抽检监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共252批次,检测合格率达99.6%。

  对8750名一线人员开展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培训,为46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和272支农村“一村一车一队”配备通讯电台704部,实现社区(村)全覆盖,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大华山中心小学、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第五中学、石林峡景区周边开展交通综合治理,排查各类设施及区域安全,提升交通设施设置水平,有效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改善交通秩序。

  平谷五中校园周边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提升交通设施设置水平,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一楼一策一专班”化解园丁小区16号楼、新平东路5号楼等4个项目215套房屋历史遗留房产证“办理难”问题

  充分发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实体平台作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免费法律咨询服务37671人次;通过线上和线下申请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案件991件,为559名农民工追讨薪资846万元,充分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各基层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100件,调解成功率95.1%。

  设立17个“群众守望岗”,在普法宣传、调解群众纠纷、维护交通秩序、服务群众、社会面防控震慑方面发挥作用,开展安全宣传18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册5.9万余份,化解矛盾360余起,交通劝阻430余次,秩序维护600余次,救助服务群众7300余次;增加驻区武警部队巡逻车数量,优化巡逻车行驶路线,调整停车站点,有效提高“见警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