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习言道|习近平为何说要种苗圃而不做盆景?

时间:2024-07-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中新网7月16日电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5月23日,泉城济南,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谈改革之道。

  早在2012年12月,习近平就鲜明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什么、不改什么,改哪里、如何改,做“改革的清醒者”至为关键。

  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习近平的期许就是做到可复制可推广,而不是政策洼地,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

  首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首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余年来,上海自贸区立足实践探索,有力服务了全国改革开放大局。

  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未来的中国改革,需要在点与面有机结合中,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其中,第三副春联的上联是“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下联是“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讲的就是落实。

  在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没有审议具体改革方案,而是专门听取了10项改革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在会上一连说了3个“抓”:“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到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先后成立;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到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茬接着一茬干”,蓝图正变为“施工图”“实景图”。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用好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