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月31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不仅将在电力市场行为中引发连锁反应,更将影响到电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这则方案中,明确了电力现货的申报和出清价格范围,最引人注目的是负电价的出现,方案规定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下限分别建议为800元/兆瓦时和-200元/兆瓦时,市场出清价格上、下限分别建议为1200元/兆瓦时和-200元/兆瓦时,这一举措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这意味着在高峰时段,电力的价格可以达到较高水平,而在供给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电价又可以灵活地跌入负值区域。这种价格结构既能够鼓励发电企业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也能促使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优化用电策略,比如在电价相对较低或为负值时期增大用电,降低用电成本。对消费者而言,负电价带来的好处意在刺激电力消费,进而平衡电力供需关系,有望提升整体用电效率。
负电价是指电力市场中的出清价格低于零的情况,即发电企业为了把多余的电力卖出去,不但不收取费用,反而还要付钱给用电者。
电力交易包括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中长期交易锁定大部分电量价格,保障供应稳定;现货交易则随市场波动。当现货市场需求低于供应时,发电企业可能报负电价以维持机组运行。
光伏机组在午间时刻发电量最高,导致电力供应过剩。部分新能源发电项目受到国家早期政策补贴,补贴价格可能超过0.2元/MWh,企业的综合收益可能是正值。
对发电企业的影响:负电价时期,发电企业可能需要支付额外费用来促销电力,这对其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然而,从长期角度看,负电价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用电户的影响:负电价对于用电户来说是一个经济利益的机会。在负电价时期,用电户不仅可以免费使用电力,还可能获得一定的补贴。这有助于降低用电成本,促进节能措施的实施。
对电力市场的影响:负电价是电力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的一种表现,但它也是市场机制在调动各种调节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尽可能消纳的正常过程。负电价的出现有助于推动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负电价现象在国内外电力市场中越来越普遍。例如,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电力市场中,负电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在中国,山东省也已经出现了负电价的情况。山东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征求《关于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规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中,明确规定了市场电能量出清价格的下限为每千瓦时-0.1元。
集中用电:如果有可控制的用电设备(如电热水器、空调等),可以将用电集中在负电价时段,从而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效益。
投资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插座、定时开关等,来自动调整家中的用电时间,以更好地适应负电价的变化。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新能源在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装机和出力主体。在此背景下,负电价现象可能会愈发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负电价的出现反映出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迫切需求。为应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冲击,国家正大力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浙江在储能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抽水蓄能项目,已成为国内投建抽水蓄能最多的省份之一。预计到2025年,浙江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将达到798万千瓦,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更强大的调节能力和更丰富的技术手段。
负电价是电力市场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反映了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虽然负电价对发电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它也为用电户带来了经济利益的机会,并推动了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