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今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围绕“居民需求+社区资源+共建共享”主线,以杨庄街道为试点创新“社区合伙人”治理新模式,进一步筑牢为民服务共同体,形成多方参与、资源共享、共治共赢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创新搭建“社区+智库”多维共治平台,构建“三位一体”伙伴网络。聚合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达人等多元主体,招募“社企、网格、居民”三大类合伙人,组建社区治理“智囊团”。深化共驻共建机制,吸纳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59家,覆盖驻街单位、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全领域。强化三方联动治理,依托“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动员4家物业服务企业35人、67名网格员、170名楼栋长入驻治理网格。激活居民自治动能,发挥“矿退社区”优势,组建126人“矿退老党员+社区匠人”志愿者联盟,实现“大事共商、实事共办、难事共解”的治理共同体构建。
聚焦空间,坚持“共建共享、服务群众”思路,积极响应“四减四增”行动,推动社区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和去形式化,改造升级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会客厅”,打破社区传统的“柜台式”办公格局,打造前台区、休闲区、议事区等5个服务区域,形成“散座式、家庭化、客厅式”服务工作格局,为“社区合伙人”发挥作用提供活动场所。聚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力共治”治理格局,发挥“大工委”“大党委”区域化党建优势,本着“就近就便、自愿提供”原则,共享活动室等阵地资源15处,以“阵地共享”带“活动共办”促“共同提升”。聚焦嵌入,在社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打造“烈山书房”“童跃广场”等特色阵地,以空间资源换取卫生服务站等第三方服务,并联合养老社会组织,因地制宜推行“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新模式,日服务周边老年人150余人次,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服务。
创新“三联驱动”机制,实现治理效能全面升级。议商联解,依托“红茶议事坊”“连心议事长廊”等阵地,组织老党员、业委会、物业企业联合调解,累计解决管道改造、毁绿种菜等民生问题198个,化解矛盾纠纷69起,推动“社区管治”向“社区善治”转型。活动联办,开展“一杯豆浆的温度”等品牌项目,联合举办健康讲座、口腔义诊等服务40余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档案1600余份,利用科普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普法课堂59次。服务联创,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闭环机制,开展“红色串门”行动,为弱势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35次,为空巢老人送医送药、理发助浴600余次,打造“零距离、心贴心”的服务品牌。(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