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白腿小隼是隼形目隼科小隼属鸟类,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落叶森林和林缘地区,喜欢待在林内开阔草地或河谷地带。白腿小隼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熊猫鸟”,因为它全身是黑白两色,黑色的“外衣”下是白白的“小肚皮”,眼周围还有一圈向下延伸的“黑眼圈”,看起来像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了。
唐代笔记小说集《云溪友议》记载,书生卢渥因拾起了宫女题诗的红叶,与宫女喜结良缘,成为一段佳话。自此,“红叶传情”成为有情人通过媒介传达爱意的方式。白腿小隼雄鸟也喜欢用“红叶”与雌鸟诉说爱意。每年4-6月,是白腿小隼的繁殖期。雄鸟会在万千树叶中,选择最美的一片衔在嘴里,送给雌鸟。若两情相悦,雌鸟就会接过树叶,与雄鸟耳鬓厮磨,说起“悄悄话”。白腿小隼是“一夫一妻制”的鸟儿,他们会一起共建爱巢,抚育后代。
白腿小隼虽然体型玲珑,外表萌态,“战斗力”却丝毫不弱。白腿小隼属于小型猛禽,不仅对待猎物凶猛残忍,对体型大过自身的猎物也敢于出击。
白腿小隼以昆虫、小鸟、蛙类、鼠类等为食。通常白腿小隼会先在树干上“盯梢”,一旦发现猎物,就会突然发起攻击,并迅速结束战斗。若是猎物太大吃不完,白腿小隼还会“打包”回巢慢慢吃。据说,还有摄影师拍到过白腿小隼吃完“吐骨头”的画面。
白腿小隼,因可猎杀比它大几倍的猎物,是 “世界上最小猛禽”之一;体长约18厘米,体重约50克;头部和整个上体,包括两翅都是蓝黑色;前额有一条白色的细线,沿眼先往眼上与白色眉纹汇合;再往后延伸与颈部前侧的白色下体相汇合;颊部、颏部、喉部和整个下体为白色;尾羽黑色,外侧尾羽的内缘具有白色横斑;虹膜亮褐色,嘴暗石板蓝色或黑色,脚和趾暗褐色或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