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万千气象看四川·多彩非遗行】走进自贡:这口井既有“盐”值又有“深”度

时间:2024-09-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 。一口持续生产千年的井,如何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9月1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三季度集中采访活动走进自贡燊海井,近距离感受“千年盐都”古老盐井所承载的深厚历史与文化价值。

  走进燊海井,高耸的天车和古朴的井架让人眼前一亮,这座坐落于自贡市大安区阮家坝山下的盐井开凿于清代道光三年,不断见证着自贡盐业的历史变迁。

  拥有如此深厚历史的井到底有多深?“答案是1001.42米,自贡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不仅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更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标志。”工作人员介绍道,井凿成后,当时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在建成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燊海井仍可日产约1500立方米的天然气。

  工作人员一边解说一边将汲卤筒放入千米深井中,不久后,卤水冒着阵阵咸香味喷涌而出。“咸咸的,感觉味道很不错!”在品尝完新鲜的卤水后,现场记者发出连连赞叹。

  在这里,熬煮、结晶等传统制盐工序在现场一一演示,每一步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与汗水,令人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非遗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燊海井还大胆实践,通过探井盐文化,制盐雕DIY,传非遗技艺等研学形式,让文化传承有“盐”有“味”。据了解,燊海井现已承接各类研学活动100余场次,接待各族学生上万人次,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