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图书上新传播学院图书资料室新书速递(20231222)

时间:2023-12-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本报告就对应时间内数字出版产业环境、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状况、数字出版产业态势、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数字出版产业问题、数字出版产业对策、数字出版产业趋势七个板块进行相应分析。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不断成长和进步。《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由总报告、分报告组成,同时将港澳台地区出版业报告、新千年来中国出版业大事记作为附录。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出版业进入21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变化,对中国出版业在产业格局、管理方式、产值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出版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思考和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也将加深社会各界对中国出版业这十多年来的变化的了解。

  出版经纪人在欧美国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职业,介于出版社和作者之间,英美90%以上的大众类书稿是经过出版经纪人之手出版的。出版经纪人是欧美出版产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本书对出版经纪人的历史、功能、存在必要性、收支情况、运营模式、素质以及养成路径、经纪人与作者和出版者的关系、相关法规、国际着名出版经纪公司等作了全面的考察,同时,对我国出版经纪人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全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大量鲜活的案例分析,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重点分析总结出版单位知识服务实践经验,内容涉及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综述、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调查问卷分析及应用案例分析、知识服务标准研制情况、国家知识服务门户网站建设情况和试点单位案例等部分。首次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首次全面展示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82个应用案例 ,首次全面发布了知识服务标准体系表,提供知识资源服务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报告。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自建馆90周年开始有逢十年纪念日出版大事记的传统,先后出版《商务印书馆大事记》《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商务印书馆110年大事记》。为庆祝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本书在2007年出版的《商务印书馆110年大事记》基础上补编2007—2016年间的重要活动、重点图书等,讲述了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成立至今,120年来创业、发展、复兴、维持、新生、再创辉煌的发展历程。

  本书总结了自1939年以来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看法,重点从启蒙思想与革命的关系、公众舆论的影响、革命书册的出版与传播、宗教变革、王权衰落等方面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并对既有的结论一一进行质疑与分析,提出了究竟是文化引发了大革命,还是大革命催生了与之有关的文化这一命题,为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19世纪以来,中国出版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来 刺激与内在需求相结合,促使中国出版业从传统向近 代转型,现代化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新视角。邓咏秋的《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研究(1800-1949)》 试图提出认识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的有益框架,从图书 流通体系、出版技术、出版法律、出版企业制度、出 版业同业组织、编辑出版家等方面讨论中国出版业从 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标志,并通过对出版物的分析统计,揭示了出版业现代化对出版物数量和类目的影响。

  本书是海外学术出版史译丛之一,主要围绕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出版史展开。剑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最古老的出版社之一,成立于158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依托世界顶尖大学的学术资源,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颇受赞誉,所出版的学术专着大多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对学术发展与进步助力颇多。本卷主要截止到2000年,从可以了解借鉴剑桥学术出版的制度、文化、机制以及对中国学术出版制度建设的启发,可供研究文化史、出版史的学人、研究者参考。

  本书以德古意特的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叙述了赖默尔、戈申、维特、古腾塔格、特鲁布纳等五家出版社的创立、发展以及最后加入德古意特联盟,并奠定了德古意特今天跨国经营的整个历史脉络。从1749年至1999年的250年间,在西方文化中心之一的德国,出版人是如何在剧烈的时代变动中,进行德国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理论,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专业化组织、生产活动,并抓住时机勇敢进行“自我革命”,大踏步国际化,将德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书中既有出版人与歌德、席勒、费希特的交往花絮,也有德国出版社与图书零售、批发商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形成今天德国图书贸易法规的历史还原,还有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生产分记账等“德国式”的创新。可以说,德古意特出版社的发展史,就是德国出版机构如何进行专业化知识生产、如何勇于开展“国际化”发展,推动西方的知识与文化逐渐占据世界文化主流地位的历史。

  富里迪通过全面梳理苏格拉底时代至当代的数百位西方重要思想家有关阅读和读写能力(literacy)的经典论述,从中提炼出一系列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并在具体分析它们各自的文化根源、理论特征及其内在张力和分歧焦点的同时,系统考察了阅读与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阅读对不同文化处境中的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观念和技术变革对阅读之地位和读写能力之意义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富里迪还结合人类社会从印刷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现实变迁,对当代阅读文化的独特性及其面临的真正挑战加以深入剖析,对旷日持久的“阅读之战”中争论各方的观点加以综合评判,对各种贬低阅读和读写能力的倾向及试图回归口头文化时代的幻想加以有力驳斥,对各种功利主义的阅读观和工具主义的读写能力观予以深刻批评,并由此对如何重建一种以寻求真理和意义为旨归、具有其自身价值并拥有改造人类意识和世界的伟大力量的阅读文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