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春潮涌动,各地正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姿态,积极行动、各出妙招,广纳贤才。广东实施“百万英才匯南粤”行动计划,目标是吸纳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庆提出,2025年力争吸引留渝来渝就业创业青年40万人以上﹔湖北啟动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计划用3—5年时间,培养引进10名战略科学家、100名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许多地方从待遇、保障、环境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引得人才慕名而来,进而带动了產业集聚,促进了一方发展。
同时,一些地方在引才、用才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盲目“画饼”,开空头支票﹔有的“拾进篮子裡就是菜”,引进人才与当地產业需求不符﹔有的地方主政者调整后,人才政策朝令夕改﹔有的对外来人才“敬而远之”,养而不用。
在招才引才上,抢人只是序章,用人方见真章。而用人的关键,在於让他们觉得“有事干、受尊重、能安心”。
真正的人才,看重的是事业,在乎的是舞台。地方政府应立足本地產业基础和发展规划,让產业和人才同频共振,以產业集聚人才、以人才推动產业。比如,广东广州南沙区围绕產业发展需求,推出“青出於南”英才匯聚行动计划,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江苏常州建立“科技攻关揭榜制”,推动人才与產业精准适配等,深受好评。多想办法、多出点子,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就能激发人才活力,助推產业发展。
人才的创造力,往往需要在宽鬆的环境中才能充分释放。浙江杭州的互联网產业、广东深圳的电子信息產业,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人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当地开放包容的氛围。让人才扎根,就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环境,不唯“资歷”、不看“帽子”、不论“出身”,因才施用、唯才是举。
发挥人才作用,还要积极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着力提供安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创新创造。
对一个地方来说,隻要用心、用情去识才用才,人才就不仅能“进得来”,还能“留得住”“干得好”,进而实现互相成就。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