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团结村860户群众何以户户殷实

时间:2024-07-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闽宁帮扶车间里,妇女们正忙着踩缝纫机,一周前接的服装订单,过几天要交货。55岁的村民田玉梅凌晨4时30分就来车间赶活,女儿何志兰、儿媳妇马小兰安顿好家事,8时不到也过来了。为了节省时间,她们把午饭带到车间吃。

  团结村是自治区“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建设的移民村,居住着从原州区各乡镇搬迁来的860户回汉群众。2021年,在闽宁协作350万元资金支持下,团结村建起就业帮扶车间,从事服装加工,订单不断。每天有20多名妇女在此穿插务工。“没其他事打扰的线多元没问题。”何志兰告诉记者。

  团结村党支部副书记马玉贵介绍,团结村有两大产业亮点,都离不开闽宁协作的支持,一是帮扶车间,二是大棚种植。

  眼下正是大棚西红柿、黄瓜、甜瓜大量上市的季节,团结村家家户户进入农忙模式,勤快的妇女们一边料理大棚,一边抽时间赶服装订单。

  何志兰家是从东原村移民过来的,老家的山地广种薄收,搬迁到团结村后,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她家现在养着十几头牛,前两年购置了一台饲草压缩打包机,丈夫在宁夏和甘肃两地辗转“打草”,收入很不错。“现在活多得跑着干。”何志兰笑着说。

  与村民住宅一路之隔的团结村大棚种植园区是闽宁协作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园区里有122栋日光温室、309栋大拱棚,种植甜瓜、西红柿、辣椒等,去年每栋棚收入达到13400元。

  2023年,闽宁协作投入资金600万元,帮助团结村维修了82栋日光温室。这些日光温室原本是2008年移民刚搬迁过来时建的土质棚,天长日久,棚背坍塌,水泥棚架和棚内设施老化,维修一新后改为砖砌墙,还做了门洞、铺了走道,增强了安全性、实用性。

  走进村民刘栓军家的日光温室,瓜架齐整,有的藤蔓上黄瓜已可采摘。去年10月底日光温室维修完工后,刘栓军种了一棚西红柿、一棚黄瓜,今年已经卖了3万多元。

  闽宁资金如源头活水,不断带动团结村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2022年,闽宁资金投入193万元,为全村居民修了围墙。“今年,我们又申请了300万元闽宁资金,用于维修剩下的40座日光温室,准备用承重力更强的钢质棚架替代水泥棚架,这样冬天就能覆帘防寒,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用起来了。”马玉贵说。

  记者从原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3年以来,除团结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外,原州区闽宁协作项目还实施了三营镇金轮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泉港村示范村巩固提升项目、利民村蔬菜苗木大棚建设项目等,大力支持移民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记者 闻海霞)

  人民网银川7月2日电 (记者阎梦婕)近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统筹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4311.83亩,累计批准建设用地127批次,面积1.67万亩,同比增长1.25%。在宁夏确定的202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中,已批准和通过用地预审的子项目99个,用地面积9.83万亩,项目保障率达92.52%,确保全区重点开工项目应落尽落。…

  留言截图。 人民网银川7月2日电(李甜甜)日前,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关注县、乡级幼儿教师待遇问题,以及进一步增加幼儿教师在编岗位数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