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济阳:做足“水文章”答好生态卷

时间:2024-07-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城市建设“见缝插绿、破硬植景、拆墙建园”,让城市公共空间添色增彩,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

  农村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以及精致花园、果园,环境更宜居,乡村美如画……

  境内河网交织,水系密布,黄河流经济阳60余公里,徒骇河绿树葱茏、碧波荡漾,大寺河、土马河等15条中小河流各具特色,澄波湖、安澜湖等湖泊星罗棋布,水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依托充沛的水资源,济阳以水为根塑造城市,以水为魂滋养城市,让城市枕河而居、依水入梦,绘就人、城、水相依相伴的生态画卷。

  特别是用好丰富的河湖资源,济阳以徒骇河、大寺河等区管以上河道为重点,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岸线治理,精心做好河道两岸的硬化、绿化、美化。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走向“有力有为”,每条河流都有了专人负责,提升了河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了河湖生态持续优化。

  河湖长之外,济阳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为实现河道长效治理,促进河道管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济阳区组建了一支“最美河道守护者”--河管员队伍,作为监督、保护河湖的眼睛,持续加强河道日常管护,全区河道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河管员作为河流管护的一线点,准时出现在自己的责任河岸上,开始一天的巡河工作,除日常巡查监管外,还负责清除责任河段水面垃圾、漂浮物,保护好河道环境。

  截至目前,济阳共有巡河员140余名,作为河湖管护的“神经末梢”,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济阳的河湖环境。

  澄波湖公园、安澜湖公园、黄河健身公园、全民健身公园……一个个城市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在济阳不断涌现,青草茵茵、鸟语花香,成为散落在城市里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是济阳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方向。近年来,济阳不断拓展、升级城市公共绿地,加快公园城市建设,营造出门见绿见景的品质生态环境,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盛夏的澄波湖公园美如画,湖水清,草木绿,宛若江南一般柔美清秀。清晨、傍晚,市民们约上三五知己,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节目排练,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澄波湖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同时也为各种赛事提供场所。5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3000余名选手激情参与济阳区首届半程马拉松,途经澄波湖,围湖一圈,尽享大美澄波的魅力。

  经四路生态公园项目,树木葱郁、鲜花盛放、环境宜人、设施齐全,崭新的步道,精美的廊架已准备就绪……之前,这里是拆迁区域,围挡内杂草丛生,影响市容环境。今年年初,按照持续给城市增绿添色,利用闲置空地,打造市民家门口的生态公园的工作思路,经四路生态公园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现已完成60%,预计12月底前全面建成。

  不仅是大型公园,济阳还“见缝插绿”,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充分利用城市的闲置地、边角地、零星空地、小型纯绿地等空间,通过栽植树木、铺设园路、修建广场,增加座椅、廊架等设施,建成了不少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城市绿地。

  一处处口袋公园就像一颗颗珍珠,星罗棋布地撒落在城市的坐标中,让人们实现了“推窗见绿、抬脚进园”,改善了城市环境,扮靓了城市颜值,极大满足广大居民对美好宜居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成为了离人们最近的“诗和远方”。

  截至目前,济阳建成区公园游园广场34处,其中综合公园3处,广场2处,绿道55.58公里,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也成为城市绿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济阳区回河街道中杨村,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和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道路两侧的绿树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精致的小花园、小菜园点缀其中,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上,小朋友在追逐嬉戏,几个老人在聊着家常……

  这是济阳区农村景色的典型代表、也成为济阳区大部分农村的现状。近年来,济阳区以“四小园”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门口有菜园、路边有果园、屋前屋后还有小花园、小公园,使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不断攀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在推进“四小园”建设过程中,按照“边拆边清、边清边建、边建边绿”的工作思路,鼓励村民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等,打造形成“四小园”,推动闲置角落得到了充分利用,彻底消除了农村“四乱”的滋生土壤。

  清拆下来的瓦片、砖头、石头、木材也不浪费,结合农村自有的乡土材料,对小园进行围栏或设计景观造型,既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又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绘就了更接地气的美丽乡村画卷。

  同时,坚持统筹推进、精雕细琢,绘“小景”成“大观”。从大处谋划、从小处着手,见缝插绿、造景添彩,使“一处美”变成“处处美”。与村庄布局相结合、与农户需求相结合、与废弃资源利用相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文化传承,将乡土文化融入“四小园”建设中,让“四小园”景观更加具备浓郁的乡村特色,保留浓浓“乡愁”。

  干净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持续的维护保持。济阳区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将村容村貌、主次干道等作为清理重点区域,各村居日常安排专人打扫卫生的基础上,广泛动员村居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示范带动广大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让群众亲身感受环境由“脏乱差”变“净洁美”的全过程,使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显着改善,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造路净、水清、树绿、花香、景美的生态景观,济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宜居城市名片不断擦亮。(来源:“济南宣传”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