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边疆党旗红|北疆堡垒户、牧民哨兵图门:为国守土无上光荣

时间:2024-08-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院子里高高飘扬着国旗、蒙古包门前矗立的党旗,以及登高瞭望的蒙古包哨所。无不诉说着户主对党和国家的拳拳深情。

  1967年出生于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贝尔嘎查的图门,是这个家庭里的第三代“牧民哨兵”,也是贝尔苏木贝尔嘎查一名牧民党员,担任着贝尔苏木“北疆红色堡垒户”、护边员等职务。图门家距离贝尔湖不到500米,从他祖父那代开始,一家人就扎根在贝尔湖畔,守护着由8块界碑连成、长达60多公里的边境线,成为远近闻名的祖孙三代守边疆的模范护边员。

  图门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爷爷巴日哈萨巴达是当地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牧民护边员,对爷爷和父亲的崇拜让图门从小也滋生了当兵保家卫国的想法。1988年图门圆梦军旅应征入伍,而在1990年,图门的父亲希日胡意外摔断了肋骨,面对语言不懂、地处边远等困难,图门意识到牧民需要他,“我懂汉语,能交流,所以父亲的受伤能治好。那时候我就在想,其他的牧民如果也遇到困难,他们不会说汉语,怎么办呢?”图门这样说道。于是他选择了退伍,遵守与父亲的约定,回到草原成为了第三代“牧民哨兵”。

  在此之后,图门与同是牧民党员的妻子索丽一起扎根边疆,保家卫国,积极带动周边牧民守卫祖国边境线,经常带领辐射牧户,学习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今,图门的四口之家已经是草原闻名的“北疆红色堡垒户”,图门表示:“作为一名边境地区的常住居民,我很早就认识到守边、护边的重要性。每一座蒙古包就是一座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护边员都是在岗的哨兵。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守边,这是爸爸和爷爷对我的嘱托。”

  谈及下一代,大女儿乌德巴拉正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立学院攻读语言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小儿子呼日则是鲁迅美术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孩子们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养牛养羊,过着传统的牧民生活,也跟着他一起巡边,了解这片土地。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图门说:“他们要不要回来守边,我不干涉他们的决定,但我一直教导他们,一定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在外学习,有了知识和能力,一定要为国家做贡献。时代不同了,不论在哪里,都可以为国家建设出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