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评线】中安时评:坚持创新驱动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2-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这些卓越级智能工厂分布在31个省份,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共建设智能仓储、在线智能检测、产品数字化研发设计、智能排产调度、质量追溯与分析改进等优秀场景近2000个,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提质增效降碳成效显着,代表了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领先水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当前,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基础级智能工厂实现规模化覆盖,先进级智能工厂形成示范效应,卓越级智能工厂树立行业标杆,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着眼未来,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始终围绕智能制造这一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跃升。先进制造业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业领域,不仅体现为技术、工艺的先进性,也体现为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供应链等的先进性。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从2013年产销分别实现1.75万辆和1.76万辆,到2024年产销分别实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涌现出比亚迪、奇瑞、小米、蔚来等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速度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彰显我国高端制造业优势的亮丽名片。着眼未来,要牢牢把握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个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持续发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成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造了超过20万亿元的主导产业产值,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了强大动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国的实践路径。着眼未来,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就地转型升级和关联区域承接转移,加强与集群相关地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和互动,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进而蓄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制造的标杆。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的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已进入全球领先行列。2024年9月,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中,不仅有各大车企带来的炫酷汽车,更有“无人车家族”的集中呈现,其中包括无人驾驶观光巴士、无人驾驶售卖车、无人驾驶矿车、无人驾驶纯电动扫路机等一系列新成果新项目,展现了我国的“智造”新貌。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代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在生产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着眼未来,要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以数字制造、数字管理、数字物流、数字服务为中心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打造智能制造标杆,更好地推动实现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化升级提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