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手术量5年间翻4倍我国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时代进入“屈光”时代

时间:2023-12-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我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5年间翻了4倍,但手术患者平均年龄较之欧洲晚了6岁。”日前,“行走的蔡司镜头”老视健康科普活动暨《2023年中、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解读会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举行。活动聚焦中老年群体高发的白内障、老花眼等年龄相关性眼病,普及眼病基础知识与治疗方式,帮助中老年朋友做好眼健康管理。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显示,白内障在60—89岁人群中发病率约80%,9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90%以上。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武汉市常住人口1232.6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12.44万人,占比17.23%。伴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到来,眼病带来的负担将进一步凸显。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主任彭婷婷介绍,2018年至今,中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翻了4倍,患者平均手术年龄65岁,相比欧洲患者的平均手术年龄59岁晚了6岁。在国内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患者合计占比33%,可见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代谢疾病不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在术后视力方面,经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后,超九成患者远中近视力均超过0.5。

  “数字时代,不少中老年人成为互联网的深度用户,用眼场景发生了改变,用眼时长也大幅增加,对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与老视专科主任周莉介绍,在这种情况下,以老花眼、白内障为代表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极大地影响着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几十年前,白内障手术要等完全看不见了才能做。随着技术进步,现在只要视力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可考虑手术。”周莉主任提醒,白内障拖延治疗不仅会对生活、工作造成诸多不便,还可能引起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造成其他健康隐患。此外,若等到白内障成熟期、过熟期再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增加。

  专家介绍,当前白内障手术已从“复明”时代进入“屈光”时代,通过植入合适的功能性人工晶体,为眼睛换上高品质镜头,可以一举解决白内障、老花、高度近视等问题,实现术后全程脱镜。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