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本报商丘讯 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依据《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在市县申报、省级推荐的基础上,经过评议公示、制定规划、综合评估等程序,认定河南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记者了解到,因为独特的土壤、水质等资源,梨树非常适合在宁陵县种植,梨果品质上乘,逐渐形成以梨为核心的规模化产业。全县梨树面积22万亩,占林地面积11.2%,涉及石桥镇、孔集乡、逻岗镇等13个乡镇,大量梨树品种资源被活态保存。
据介绍,河南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与梨文化系统的核心保护要素,主要包括地方品种、生产方式、社会习俗和农业景观四大部分。通过实地调研,该系统核心保护要素在核心保护区域的保存现状和分布情况总体较好,各种百年古梨树约1.2万株,其中金顶谢花酥梨古梨树1070棵,大红梨、小红梨、面梨等其他传统品种8000多株,均保护较好。
“河南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宁陵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要坚持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持续加强对河南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与梨文化系统工作的开发利用和宣传展示,注重引导全县人民提升保护传承的自觉意识,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宁陵县委书记蔡勇介绍,河南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与梨文化系统是一项较为典型的农业文化遗产,既有历史性、活态性、战略性、濒危性等特征,又有自身鲜明的复合性,包括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又包含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该县将以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新的起点,让河南宁陵黄河故道古梨园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新时代农耕文化的魅力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