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从市生态环境局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本市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简称“生态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简称“两山”基地)创建作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成效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先后共有10个区域获批“生态示范区”“两山”基地。
近年来,本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产业生态化上做文章,在生态产业化上要活力,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局结合本市各区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资源禀赋特点,组织推动西青区、蓟州区、宝坻区、津南区、宁河区等5个行政辖区依次成功创建生态示范区,蓟州区、西青区王稳庄镇、西青区辛口镇、中新天津生态城、宝坻区潮白新河流域5个申报主体依次获评两山基地。”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赵文喜说。
在推进本市“两山”转化成效中,5个“两山”基地结合地域特色,一地一策,探索本市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提质升级的生态转化路径,初步形成了以蓟州区为代表的生态建设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旅模式,以宝坻区潮白新河流域、西青区辛口镇为代表的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态农业模式,以及以西青区王稳庄镇和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代表的盘活生态资源、绿色转型+产业升级的生态+产业模式。
其中,蓟州区在积极探索“两山”转化先行路径,成功闯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生态开发并重、价值增值与价值实现同步的新模式。“我区守山护水净气,绿色基底全面夯实。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六年全市第一。”蓟州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军说。同时,实施生态工程,该区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31.28%,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4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构筑了坚固的京津绿色屏障。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建“望山亲水”的生态格局,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今年生态环境部新发布的生态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建设新的管理规程,继续推动全市生态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赵文喜说。(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