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安徽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1795万户

时间:2024-11-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0月29日上午,“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安徽省在国家级考核中,食品安全连续5年获A级等次,药品安全、质量工作连续3年获A级等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连续3年、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连续5年获优秀等次,“双打”(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连续5年获优秀等次。

  安徽着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出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今年1~9月,全省共有3596户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登记为企业,同比增长128.75%;新设各类经营主体91.07万户。截至9月底,全省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17.95万户,同比增长3.35%;实有涉税经营主体326.11万户,同比增长7.56%,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大力实施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行动,遴选5家龙头企业作为质量强国领军企业重点培育;围绕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实施质量强链,参与企业1万多家,已解决质量问题892个;累计培育58个“安徽省质量强县(市、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建设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中心5家,建成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27家;制定发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12项,累计发布地方标准4752项,数量位居全国第4,成功获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安徽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94.73%、高于国家1.08个百分点。

  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53.6%,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数量位居全国第4。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三年行动,全省知识产权融资金额245.61亿元,同比增长101.3%,居全国第5位。建设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打造“科大硅谷”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建成运行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办理专利快速预审1.28万件。

  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部门联合抽查占比达95.2%。在全国率先出台《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省级地方标准,安徽省企业信用指数稳居全国前列。建成覆盖市场监管各项业务的24个信息化系统并丰富场景应用,实现特殊食品生产等重点领域非现场检查和平台经济协同化数字化常态化监管,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记者 章沁园)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