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科技日报沉阳6月10日电 (记者张蕴)10日,第五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在辽寧省沉阳市举行。大会发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十四五”期间,我国印刷业总產值突破1.5万亿元,跃居世界首位。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聚焦数智化转型,解码印刷业如何以科技為翼,在传承与创新中重塑產业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二级巡视员苏葆莉表示,印刷业的智能化转型需以“智能工厂建设、系统解决方案创新、标准体系构建”為核心支柱。印刷业具有“高度定制化、流程復杂、品质严苛”的特性,智能制造系统正是破解行业痛点的关键引擎。
苏葆莉认為,需鼓励装备企业深度参与研发攻关,推动“產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產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高质量是现代化產业体系的重要标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郭欣强调,需构建“政產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针对数字印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质量短板开展联合攻关。
“人工智能完成‘从数字走向实体’的跨越,才能成為新质生產力的基石。”中国科学院沉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於海斌说,如今人工智能正推动印刷业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
目前,我国在建智能化印刷工厂车间已超过2600家,智能化建设投入超过115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如何把握数字技术应用的前景变革?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蔡书贵表示,我国印刷业正面临数字化服务、信息化转型驱动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印刷行业要加快完善印刷质量标准体系,助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外,中宣部出版產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袁亚平坦言,随着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版產品不再局限於传统纸质印刷,呈现跨界式、多场景传播趋势,这给印刷质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从古老的活字印刷到今天的数字智能,印刷业的千年传承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出新生机。随着《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发布,我国印刷业正以科技為笔,鐫刻属於中国智造的印记。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