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1月18日凌晨巴基斯坦方面突然出动了大量的无人机和空军,对伊朗境内东部萨拉万市附近的俾路支解放军和俾路支解放阵线等恐怖分子营地,进行猛烈轰炸,此次行动的代号为玛格巴尔萨尔马查尔。
伊朗锡斯坦和俾路支省副省长阿里雷扎马尔哈马蒂表示,凌晨时,边境村庄传来爆炸声,袭击造成9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妇女和4名儿童,这些人都不是伊朗公民。
“巴基斯坦是通过战斗机发射导弹,但是战斗机没有飞过伊朗的领空,它是在巴基斯坦领空这一侧发射的导弹。”
巴基斯坦此次采取的空袭行动,虽然否认是在报复伊朗,但确实是在伊朗发动跨境打击行动之后,隔天发起的。
当地时间1月16日,伊朗革命卫队在实施了对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省、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等地的空袭后,突然调转枪口,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起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此次攻击,伊朗革命卫队航天部队使用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法塔赫-110弹道导弹等,对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的部分地区实施了打击。伊朗随后声称,其空袭的是俾路支省”正义军”的军事据点。
“正义军”,是活跃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一个逊尼派恐怖组织,成立于2012年,与巴基斯坦“俾路支解放军”关系十分密切,同属于俾路支分离势力,主要活动在巴基斯坦境内,时常越境袭击伊朗的边防哨所。
2023年12月15日凌晨2点,德黑兰西南约1400公里的拉斯克镇警察局发生了恐怖袭击,警方在枪战中击毙了数名袭击者。整起事件造成至少11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逊尼派分离主义武装“正义军”声称对此事负责。
“‘正义军’这些人游走于两国的边境,它不仅对伊朗造成了安全威胁,同时也对巴基斯坦造成了威胁,它就在边境地方活跃着,但它毕竟是一个恐怖组织。”
“‘正义军’、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解放军,人种、族群、信仰都是相同的,是逊尼派穆斯林,斗争目标就是要实现在俾路支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它从来都是对中央政府的反抗行为,所以从伊朗政府的角度讲,它是一个安全威胁。”
伊朗打击巴基斯坦“正义军”的行动,被视为对拉斯克县警察局袭击事件的报复,而此次伊朗的报复,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巴基斯坦的“正义军”的打击。
1月16日当天早些时候,伊朗分别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先后发动了总计24枚导弹的袭击。在对伊拉克的11枚导弹中,4枚从伊朗西部发射,7枚从西北部发射的导弹,打击了位于伊拉克北部城市埃尔比勒的以色列摩萨德情报中心。
“伊朗发动这次攻击,主要打击的就是伊拉克的利库德区,它是一个独立的区域,利库德区域里边主要打击的是它认为的摩萨德的情报机构。”
“伊朗说这是库尔德富豪的一个建筑,离美国领事馆很近,在埃尔比勒市的边缘,看现场照片的确是夷为平地了,同一座建筑,已经是第二次挨打了。前几年第一次挨打伊朗说这座房子里住的是恐怖分子,不仅有库尔德恐怖分子,而且是以色列摩萨德在伊拉克北部的间谍窝子,但上一次打得不是太准,没有把这个建筑物彻底摧毁。”
事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布声明称,此次导弹空袭行动主要是为了应对犹太复国主义。2023年12月26日,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赛义达扎伊娜卜发动空袭,导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驻叙利亚高级顾问赛义德拉齐穆萨维遇难。伊朗总统莱希当时表示,以色列将为此“付出代价”。
“这次它非常明确地指出,它的恐怖袭击跟以色列的策划有关,跟“伊斯兰国”的恐怖组织或者极端组织是有关联的,所以它明确要报复这样的组织和机构。”
“穆萨维将军,在大马士革被以色列空袭定点清除了,对圣城旅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种情况下伊朗发誓要进行报复。这一次在埃尔比勒库尔德斯坦自治区的军事行动,对穆萨维将军遇害的情况,给国内算是有个交代了。”
在针对叙利亚的13枚导弹袭击中,其中4枚导弹从伊朗胡齐斯坦省发射,打击了位于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伊斯兰国”目标,9枚导弹打击了叙利亚其他地区的“恐怖团伙”目标。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称,此次袭击就是针对克尔曼市恐怖袭击事件发起者“伊斯兰国”的报复。
2024年1月3日,“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前将领苏莱曼尼的陵墓附近,策划并实施了炸弹连环袭击,导致至少89人当场身亡。
“今年1月3日在伊朗的克尔曼省发生的大规模恐怖袭击,后来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承认是它干的。‘伊斯兰国’在中东或者说在全球形成大规模的威胁,最厉害的时候‘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跨境占领了很大一片领土,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对整个地区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它对伊朗也发动了多次的袭击,搞成功的就有四五次。”
据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此次伊朗向伊拉克,叙利亚的跨境打击,共发射了24枚弹道导弹,使用的是带有制导弹头的“哈比尔舍坎”中程精确制导导弹,绰号为“城堡破坏者”。该款导弹长约10.5米,弹径为0.8米,发射重量4.5吨,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射程约为1450公里,具有机动突防能力,最早亮相于2023年的军事设备展。
“舍坎导弹,是采用固体燃料的,这种导弹机动性能非常好,它已经加注好了,随时可以发射,但发射的时间很短。这款导弹并不是为了打击这个恐怖组织而制造的,而是为了打击美国的基地和以色列的目标而制造的,所以它的特点就在于射程远,机动灵活性比较强。”
“这一次特别是对叙利亚境内打击,距离是比较远的,在1200公里以上,而这次使用的伊朗研发的第三代中程导弹,是比较成熟的导弹,10米多长,战斗部是500公斤左右,打得很准,很实用。证明了它第三代导弹的实战效能,也是伊朗捍卫自己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的一个大杀器。”
伊朗在这次袭击中展现出的先进技术手段,表明其在军事技术领域的进步和实力,伊朗革命卫队也公开指出,美国在中东的基地,以及以色列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其弹道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且可以躲避以色列的反导防御系统。
“伊朗是有能力对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进行封控的。同时海合会的国家的大部分区域都在这个导弹的射程覆盖之内,对于伊朗这个导弹,叙利亚政府军、伊拉克政府军是没有拦截能力的,只有驻中东的美军有这个能力。”
“美国之前的中央司令部的司令曾经讲过,说现在在中东地区对美国威胁最大的不是伊朗的核能力,而是伊朗的导弹。伊朗是整个中东地区导弹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的国家,伊朗现在的导弹,可以打到中东地区美军的任何一个基地,其导弹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能够低成本遏制的水平。伊朗更深层次的就是它想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来威慑美国和以色列。”
此次伊朗的“三连击”行动,激起相关国家的强烈不满,伊拉克外交部在伊朗袭击后宣布,已召回驻伊朗大使,并召见伊朗驻伊拉克临时代办,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总理巴尔扎尼取消了与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瑞士达沃斯的会晤,以抗议此次袭击。叙利亚强烈谴责伊朗侵犯国家主权的行为。
“这一次伊朗事先不通知,突然打起来,肯定对巴基斯坦是非常强烈的刺激,伊朗要在巴基斯坦境内打俾路支人,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本来是好事,但确实伤害了巴基斯坦的面子和主权,所以非常生气。违背了国际行为准则和外交礼仪,既然这样,外交降级,大使召回,这是巴基斯坦很理智、很有分寸的一种报复行为。”
1月18日,巴基斯坦用相同的方式打击了伊朗境内的恐怖分子,并以相同的言论回应了伊朗。巴基斯坦称打击的是“反巴武装”,并尊重伊朗主权。巴基斯坦的一名安全评论员表示,巴基斯坦与伊朗之间的危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静下来,巴基斯坦也不希望升级。但现在主动权在伊朗手中,各方都在看伊朗下一步会怎么做。
“在反对俾路支分离势力上,伊朗和巴基斯坦其实有非常强的共同利益和广泛的合作空间。这个地区看着复杂,但是有规律可循,恰恰证明这火,撒了就撒了,出气完了就完了,它不会扩大。”
“双方高层都在做出外交努力,希望这两个事件不至于使两国关系,出现紧张甚至失控。即使是在批评伊朗行动的时候,还要把它称作是兄弟国家。伊朗方面也说巴基斯坦是兄弟国家、友好国家。”
近期,由于伊朗国内恐怖事件多次发生,伊朗社会稳定受到的严重威胁,伊朗国内民众情绪十分不满,在此背景下,伊朗发动了针对制造恐怖事件,威胁伊朗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的打击行动,使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了隐藏在境外的目标。
“伊朗一是要报复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正义军’,二是要报复以色列,三是要打击‘伊斯兰国’,所以伊朗1月16号把这三件事情打包在一起,在同一天实施,很显然伊朗是要向国内的老百姓和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决心和实力。”
“给国内要做交代,维稳,就是把当前民众情绪引到正确的轨道上,就是有利于加固中央政府的权威,有利于伊朗的最高决策层对国家的掌控。这就是它要做这些事情的根本动机。”
西方媒体称,在地缘政治的漩涡中,伊朗以雷霆怒火回应境内外威胁,实质上是在中东地区重新划定其自身的影响力范围,其目的是让伊朗成为地区格局中的主导。
“它更深层的背景是伊朗和以色列、美国的博弈,这些矛盾都是长期存在的,这一次是旧的矛盾被加沙冲突都激活了。它一是要震慑美国和以色列,防止美国和以色列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另外是要提升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力。”
“这是伊朗的做事风格,它觉得自己的武装力量该到国外去,在叙利亚,在伊拉克,在也门,在黎巴嫩,都有伊朗扶持的阿拉伯国家的非政府武装,而伊朗的这种在中东地区、南亚地区的行为,被认为是霸道的。”
目前在中东地区,以色列陷入加沙僵局并未实现其战略目的,哈马斯面对已经总动员的以色列,正面对抗不落下风,后方真主党、什叶派民兵、胡塞武装等更是有力地牵制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力量,这给予了伊朗最近几年来最好的一次战略局面。
“美国现在在中东的影响力是下降的,由于巴以冲突的爆发,使整个中东的很多国家对美国疏远了,美国由于在巴以冲突中和以色列作战的样式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分歧,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不愿意在陆地上和也门胡塞武装发起正面的交火,美国在这比较难办,等于是陷入了一个泥潭,有劲使不上。”
“过去一个月是美国和以色列在整个中东地区,采取进攻性的压迫性行为,向伊朗支持这些组织采取行动。伊朗作为抵抗轴心的领头羊,伊朗就在思考它有必要做出一定的反击,来威慑美国和以色列。”
伊朗借助袭击以色列摩萨德特工,直接挑战以色列和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势力范围,西方媒体指出,伊朗的袭击行动,为胡塞武装减轻了压力,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伊朗、胡塞武装、哈马斯、真主党,还有伊拉克的真主旅,他们属于一个阵营,在中东属于抵抗轴心。不管是伊朗、真主党,还是胡塞武装,都是策应在加沙的哈马斯。最近美军开始打击胡塞武装,伊朗就在想办法怎么来策应胡塞武装,它肯定是有这个考虑的。”
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常任理事国发表声明,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提出质疑。联合国秘书长也发表声明,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进一步升级。
“伊朗用这种方式打击恐怖组织,毕竟它是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武装上的攻击,那就容易引发它与邻国关系的恶化,或者直接发生军事上的冲突,国际上对伊朗的行动褒贬不一,美国和以色列肯定是要攻击伊朗这种侵略,这种越境打击是非法的行动。”
“国际社会对这个事情是关注的,但是作出反应的不多,当事国本身有反应,其他的国家对这个事情并没有做出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像沙特这些国家,非常的谨慎,一方面对这个事情关注,另一方面对这个事情的走向应该是有它们自己的研判,认为这个事情,不会在这个地区触发更大的动荡。”
此次伊朗在借助反恐发泄怒火的同时,亮出自家弹道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显示出伊朗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水平,也引发了周边国家对现代军备竞赛和地区安全的担忧。而伊朗在地区事务中的坚定立场,为地区的局势添加了诡谲的氛围。
“它的核心问题还是要回到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伊朗和美国的关系,看未来美国会在伊拉克采取什么军事行动,以色列在叙利亚采取什么行动,然后伊朗会怎么报复。”
“伊朗现在用打击恐怖主义或者恐怖组织的这种打击,又新开辟了一个战场,它的军事冲突和战火会延续得更长,这样的军事行动,必然会导致美国和以色列的更加的不满,从这个角度上讲,它可能使中东的乱局更加复杂化。”
“哈马斯以色列冲突产生了外溢,外溢造成了中东地区局部动荡,而这个动荡局面被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加以了利用。它们的活动有所抬头,国际社会一方面要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合理解决,同时也要关注如何防范的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这就是这一次伊朗对这个三个国家的境内的涉恐目标进行打击,给地区国家的重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