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考645分却被迫复读家长哭诉:我们被坑惨了!

时间:2024-07-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一提起复读,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是没考上大学,或者是分数不太理想,不足以考上理想的大学,不过今年很多省市都出现了“高分却考不上大学”的情况。

  比如安徽省今年的一位考生,语文130分,数学121分,外语131分,总分645分,省内排名5992名,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个成绩不仅能考上大学,而且足够能考上一个中等985大学或者顶级211大学。

  其实,这是因为虽然他的总分很高,但是安徽省采用的是“3+2+1”的新高考模式,也就是语数外3门主科+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的2科+物理、历史中的1科,而这位考生恰恰选择的是物理、生物和地理。

  原本这样的选科模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偏偏今年的985大学有90%以上都采用“物化捆绑”的模式,也就是说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和化学,这样一来,安徽省这位总分645分的考生,虽然手握高分,却几乎没有985可以报考。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知出现在这位考生身上,实际上在实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不少面对同样问题的考生,寒窗苦读多年,最后却因为选科的原因,而不得不在复读重考或者降分选择一个不限定物化捆绑的大学或者专业。

  对于出现这个问题的家长来说,无一不是追悔莫及,他们始终不明白,为什么高考政策明明是允许这样自由选择的,但是在报考院校的时候,却被迫面临无学可上的困境。

  其实,之所以会进行高考改革,退出3+2+1的新高考模式,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不拘束于传统物化生、史政地,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考出更好的成绩。

  只不过对于985大学和一些对于基础学科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来说,大家依旧是默认物理和化学捆绑在一起的,也正是这样,才会导致许多没有同时选择物理和化学的高分考生没有办法报考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

  小编也在网络上看到很多网友对于这一现象的看法,大家普遍觉得高考模式的改革,就真的只改革了高考,而对于大学录取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文科依旧是“政史地”,理科依旧是“物化生”,这样的高考改革,改来改去,还是坑苦了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

  当然也有些网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其本质原因还是考生偏科,投机取巧想拿高分,结果却没有想到被高校招生反将一军,尤其是在高考选科前,考生和家长都已经签署过知情协议,对于选科组成的风险,本身就应该有基本的预知,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谁是家长和考生自己没有严谨对待这件事造成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