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今年来,祁门县持续深化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抓住精品示范村建设机遇,坚持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发展美丽经济,重点围绕任务推进、要素保障、项目协调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着力建设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聚焦目标导向“抓落实”。明确一句口号。深耕各村现有资源,确立村庄打造方向。其中,闪里村以一村九祠、礼仪桃源为主题定位,芦荔村以稻香芦荔、天下粮仓为主题定位,响潭村以这里有座响当当的“和气银行”为主题定位、芳村村以荷塘月色@拾光里为主题定位、文堂村以“乡约之地”有名堂为主题定位。固化一批“项目”。召开祁门县委常委会及中共祁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各精品示范村方案,并就项目进行固化,5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共谋划项目95个。截至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共计22个,完工项目19个,整体建设进度达到35%。成立一个专班。以县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农水、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工作推进专班,从各县直部门抽调有关专业的负责同志进行日常任务督导,形成工作合力,准确把握工作推进的重点、难点、堵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出台一份方案。即《祁门县委书记抓“千万工程”调度方案》,由县委书记亲自负责,以调提质、以督增效。县农业农村局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通过横道图的形式把项目分解到每周任务,每周反馈报送,专班核查形成闭环。截至目前,已报送2期任务进展,实地核查1次。
聚焦专项机制“见实效”。建立领导联系机制。每个精品示范村安排一名县级领导联系督导,要求县级领导每月到村督导调度不少于一次,确保各村建设“头炮打响”、取得实效。目前,已分别到点督查4次。建立精准帮扶机制。根据各精品示范村的主题定位、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安排与之相对应的主管部门和头部企业对接帮扶,针对性地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和扶持。如闪里村和文堂村以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安排县文旅体局和祁遇乡村运营公司对接帮扶。芦荔村以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为发展思路,针对性地安排发改和农水部门对接帮扶。建立县乡呼应机制。要求“乡村呼叫、部门必到”,由工作专班每月收集各精品示范村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交办相关部门在政策范围内及时研究、帮助解决,确保各精品示范村创建快速高效推进。建立赛马调度机制。对各精品示范村建设实行“一旬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评比”的赛马机制,对进展较慢的乡镇村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充分激发各村比学赶超热情。目前已开展督导3次,通报1次,评比正在筹备中。
聚焦要素保障“添动力”。强化用地保障。要求自规部门与乡镇协调对接,配合项目实施,做好要素保障,积极开展土地征收和房屋收储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土地征收共计47亩,收储房屋24栋,完成征收进展95%;优化资金支持。以“多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出水”为导引,要求各类资金向精品示范村倾斜,确保专项债外其他拟谋划项目的正常落地。目前,各村已有12个配套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12个配套项目通过国投资金启动实施;细化技术指标。印发《祁门县和美乡村建设负面清单和建议清单》,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标准中的十大类项目,从不准和提倡两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框定项目建设的用料、材质和类别,保障和美乡村建设的乡土化;深化人才引领。组建祁门县和美乡村建设顾问团,由陈继腾、张靓秋、张线名专家组成,服务于我县和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目前,各专家实地来祁把脉问诊共计21次。
聚焦产业发展“新路径”。撬动业态配套的“蜕变”。从业态接待能力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扩充村庄服务设施,以“五微”理念实施业态配套项目35个,新建了13座旅游公厕、8处健身广场、7处停车场等设施;督促业态引进的“求变”。充分探索村庄新发展内容,跳脱固化思维,开展线上、线下双向宣推,吸引外来资本投资兴业。今年以来,闪里村已与宏志集团、祁遇乡村、安徽一水等公司开展业务洽谈,芦荔村已与途秀文旅公司、祁遇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响潭村与昌锦运营公司开展合作,芳村村与荷禧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围绕餐饮、商贸、文旅等方面开展合作;鼓励业态落地的“质变”。以政策优惠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鼓励村民和外来资本创新创业,吸引运营公司入驻已建成业态。今年以来,各村除原有公司入驻和业态运营外,还引入了4家公司入驻,启动8处新业态项目的运营;助推业态运营的“蝶变”。积极配合业态落地,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闪里村完成了“根雕展示馆”“红茶电商馆”“桃源邮局”等新业态的主体建筑打造。芦荔村完成了祁门乡村客厅,无忧森林区,稻田咖啡厅的主体建筑打造。芳村村完成了荷宴养生馆、落日夜市等运营项目建设。文堂村完成了悦享文堂故里、无名初、祁门文堂度假酒店三个运营项目建设。(李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