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共同富裕中国行·走进江夏党建引领“四村联盟”产业抱团奔共富

时间:2023-09-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央广网武汉9月13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庄滨滨 见习记者赵玲)“我们这里‘春有茶,夏有瓜,秋有果,冬有鱼’,是一个四季皆宜的好地方。但是以前苦于没有销路和关注度,果子、茶叶卖不出去,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空心化严重。”谈起村子以前的情况,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新农村村支书王辉直摇头。

  如今,在街道的牵头下,按照“党建+旅游+农业”模式,该村和周围村庄结成了党建联盟,依托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建成茗泉谷都市农业产业园。园区围绕研学教育、乡村文旅等产业方向,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和产业深度融合。

  “三山三水三分田,还有一分是家园”。在园区的支撑下,曾经的落后村有了主导产业,村容村貌不断焕新,成了城里人节假日打卡的目的地。“现在村集体有了收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我们也成了街道的先进村。”王辉说。

  “下面我宣布,武汉市旭光学校启航教育正式开始!”9月12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知辛农场教育营地的操场上,二百余名初一新生正在进行启航教育开营仪式,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4天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

  学插秧、挖红薯、磨豆腐……身着迷彩服的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在知辛农场完成了“开学第一课”。

  知辛农场教育营地位于茗泉谷都市农业产业园内,是集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综合体。

  “我们致力于在三年之内将这里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青少年课外劳动教育研学基地。目前园区还在不断建设中,建成后可一次食宿接待5000余人,年接待100万人次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教育活动。”知辛农场教育营地负责人傅德保信心满满地说道。

  “一、二、三、四!”操场上的学生们喊着口号,排着队伍进行军训,这也是他们课外实践教育中的一项。在知辛农场教育营地,平均每天都要接待700余名从武汉市区来这里进行课外实践教育的学生。

  知辛农场教育营地是集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央广网记者庄滨滨 摄)

  随着学生的增加,知辛农场教育营地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知辛农场教育营地已经为周边村湾中的70多个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我这里打工的村民,不仅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包吃包住。”傅德保表示,知辛农场教育营地的周围村湾具有“一村一品”的特点,学生来这里进行社会实践教育的同时,可以在周边村湾学习体验非遗技艺、种植文化、茶文化等,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教育内容,同时又拉动了周边村湾的经济。届时,在对周围村湾的村民进行相关的统一培训后,他们就再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钱。

  除了知辛农场教育营地,李家铺湾也是茗泉谷都市农业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李白当年在李家铺湾所作诗歌《江夏行》的文化积淀,李家铺湾着力打造“李白文化园”,增设文化墙、展板、人像雕塑、打卡点等设施,厚植“李白文化”,同时引进茂康嘉园民宿项目,构筑精美园林,将若干破败民房改造成徽派民宿群,不断辐射带动周边四个村的乡村游发展。

  “凭借‘李白文化’和乡村土特产以及我们特有的徽派建筑、亭台园林,我们现在平均一天接待游客200多人。”茂康嘉园负责人王露说,这种幽静秀丽的风光深得老年游客喜欢。

  据了解,过去李家铺湾民房破败、“空心化”严重。茂康嘉园通过将徽派建筑、苏州园林与乡村游整合,同时与周边茶园、果园等进行互动,又与茶文化体验、采摘、垂钓等活动结合,让李家铺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农文旅结合的新路子。

  如今,家中老屋被流转的村民,每年都可拿到土地流转金;出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回乡,在“家门口”上班。

  “现在一个月4000多元,和在外打工赚的差不多,但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人,很不错。”村民蔡建红在外打工做餐饮多年,近年来回乡做了大堂经理。

  山坡上栽满了绿油油的柑橘树,枝头上,一个个橙子长势喜人。“我们的果冻橙是纯天然种植,不零卖也不送到市场批发,只面向游客采摘,一斤十五六元,不愁卖。”说着话,田良斌拉着记者走进果园摘橙子,脸上始终挂着笑。

  田良斌原本在外打拼,近年来,了解到家乡和周边村庄打造农业产业园,村容村貌发生巨变以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家乡的几百亩山林。“我们这里有种果树、茶树的传统,但是苦于道路不通,水果、茶叶销售成了问题。政府修通了路,大巴车也能够开进村,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了乡村。”田良斌说。

  如今,田良斌流转了村民几百亩土地,一半种茶叶,一半种果树,同时散养了2000多只土鸡,再现了瓜果满园、鸟语花香的儿时画面,也让城里人纷纷来到这里,找寻乡愁,享受一份闲适和惬意。

  平时,田良斌雇有3名工人,遇到采茶和游客集中的时节,农场可带动灵活就业100余人。“我们这里除了吸引游客来采摘、游玩,还成了体验茶文化的热门打卡地,最多一天接待300余名游客。”田良斌说。

  从田良斌的农场驱车几分钟,就到了龙壹茶社。众人围坐,沏一杯今年的新茶,随着热水注入杯中,茶叶上下翻飞,茶香氤氲,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我们和高校合作,针对本地产业特性,研发出了‘江夏红’新品红茶,填补了武汉地区没有本土红茶的空白。”茶社总经理王建说起上山种茶的经历,眼光撇向了窗外的一条柏油路。“以前路不通,游客进不来,如今政府出资修路,让茶社茶叶采摘、文旅研学品牌项目为更多游客熟知。”王建说,茶社处于武汉市1小时都市圈范围内,每到春秋季节,茶社就会迎来一批批的游客,大家了解茶文化,背起茶篓上山采茶,亲手制茶,在周边的民宿住上一晚,以茶会友,感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接待散客,到只接待团队,王建的茶社如今每天最多接待游客数百人。纷至沓来的游客,也让附近村民的农产品有了销路。“我们这一片号称‘万亩茶园’,以前无人问津,如今茶叶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王建说。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王建的茶社迎来了城市反向就业的茶艺师,也开起了民宿。未来,王建计划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方向,丰富文旅品牌内涵。

  一个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上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让一个个“空壳村”嬗变,将“好产品”“好风景”卖出了“好钱景”。村子变美了,人多了,村民腰包鼓了,奔向共同富裕的脚步愈发坚实。

  如今,在街道的牵头下,按照“党建+旅游+农业”模式,村子和周围村庄结成了党建联盟,依托区域生态环境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建成茗泉谷都市农业产业园。园区围绕研学教育、乡村文旅等产业方向,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和产业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